“6年前厦门来的专家给我做了左眼,到现在还透亮得很!”86岁的马奶奶被医护人员推出手术室,高兴地向医疗团队竖起大拇指。
2019年,“华厦光明行”医疗队为马奶奶的左眼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;今年7月,当得知厦门专家再次到来,家人立马联系隆德县人民医院,希望为马奶奶的右眼进行复明手术。

△2025闽宁协作-厦门大学对口帮扶活动走进宁夏隆德县
7月17日-19日,在厦门大学牵头组织下,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、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执行院长李晓峰带领的“华厦光明行”医疗队第六次走进宁夏。作为闽宁医疗协作帮扶项目的重要一环,此次“华厦光明行”不仅为当地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,更通过系统化的技术帮扶,助力提升当地眼科医疗水平,以华厦之力在黄土高原书写“健康中国”的精彩答卷。
千里奔赴只为26名患者的“光明之约”
7月17日清晨六点的厦门机场,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外伤及眼底病科主任医师黄艳明、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师曾宗圣等医务工作者组成的“华厦光明行”医疗队步履匆匆,将贴有“精密仪器”的成箱手术耗材托运完毕,随即登机启程。
跨越2000公里山河,历经9小时的飞行与陆路辗转,抵达目的地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时已是下午三点半,医疗队未作停歇,直奔病房。这里,26名白内障患者正等待着一次改变命运的光明之约。

△曾宗圣教授与黄艳明教授为当地患者做检查
“老人家,眼睛这样模糊多久了?”“别担心,明天手术会很顺利!”专家们一边轻声安抚,一边有序地进行术前检查,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状况。
与此同时,手术室里仪器调试、耗材清点、环境消毒等各项准备工作井然有序,医护人员严谨细致地为第二日的手术做着充分准备。

△华厦医疗队正紧密配合为当地患者进行手术
7月18日,隆德县人民医院手术室,成了最忙碌也最温暖的地方。
李晓峰教授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,黄艳明教授和曾宗圣教授先后为患者进行“白内障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术”。超乳探头发出细微声响,浑浊的晶体被乳化、吸出,一枚透明的人工晶体被精准植入,黄艳明教授手中的器械精准操作。

△黄艳明教授为当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
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深沉,在县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的配合下,近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,医疗队成员们克服身体的疲惫,成功为26名困难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。
双向信任86岁军属奶奶的“光明选择”
当天手术的患者均来自隆德周边,因为经济条件限制,且眼健康意识薄弱,其中不少人罹患白内障多年,却没有及时治疗。在得知此次“闽宁医疗帮扶”的消息后,他们在隆德县人民医院的组织下怀揣希望而来。

△马奶奶术后向医疗团队竖起大拇指
马奶奶是手术当日的第一位患者。虽已有86岁高龄,但身子骨还算硬朗,白内障带来的视力下降成了马奶奶生活中的最大困扰。幸运的是,6年前华厦眼科医疗队也曾因“闽宁医疗帮扶”来到隆德,为她实施过左眼白内障手术,术后恢复良好,“现在也还能看得很清楚。”
源于对华厦医疗队的信任,这一次得知医疗队再次到来,马奶奶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隆德县人民医院,再次毫不犹豫地选择接受手术。“现在两只眼睛都能看清了,非常感谢厦门专家不远千里的帮助!”。

△当地患者向医疗团队赠锦旗
“闽宁情长”在这一刻化作手术刀上的精准操作,纱布后的真诚微笑。“马奶奶两次选择华厦,是信任更是鞭策。”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李晓峰教授表示,每一次光明行,都是对“守护全民眼健康”的具体实践,华厦眼科将始终秉承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”的理念,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,为更多患者带去光明与希望。
技术“造血”留下“带不走”的医疗火种
“输血”一时,“造血”一世。华厦眼科团队深知,医疗帮扶远不止于完成手术,更需要将技术和知识留在当地,留下“带不走”的医疗火种。
在本次医疗支援行动中,除了手术援助外,“光明行”医疗队伍还根据当地实际,及时开展技术帮扶,通过现场教学、示范操作等方式,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先进的眼科诊疗技术和经验,力争再将隆德县的眼科医疗水平提升一个新台阶。

△华厦医疗队为当地眼科团队进行术后检查带教
7月19日的术后查房,也变成了一场移动课堂。华厦眼科专家们带着当地医生仔细检查每一位术后患者,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护理意见,从切口处理到用药规范,手把手带教技术要点、点对点指导诊疗细节,同时还分享了术后护理、患者管理等全流程经验。每一次讲解,每一次示范,都是技术的传递。

△华厦医疗队为当地眼科团队进行手术麻醉带教指导
此次行动不仅为患者带来光明,更通过技术帮扶与规范化流程建设,为隆德县眼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,隆德县医院医生感慨:“华厦眼科带来的不仅是前沿技术和设备,更是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规范化流程,有力地督促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。”
步履不停18年公益足迹,书写闽宁协作新篇章
作为厦门大学定点帮扶县,隆德县见证了闽宁协作“从扶贫拓荒到精准医疗,从单点支援到体系赋能”的迭代升级。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与厦门大学的多次携手,正是“组团式帮扶”“系统化赋能”的生动注解。
华厦眼科作为福建省眼科医疗的重要力量,积极融入闽宁协作整体布局,从公益筛查、免费手术、爱心捐赠的基础医疗援助,到技术帮扶、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的全方位支持,不断为闽宁协作的进一步深化贡献更多华厦力量。

△2015年,闽宁协作—厦门眼科中心宁夏·彭阳光明行活动在彭阳县人民医院启动
2007年,华厦眼科捐资20万元帮助宁夏泾源县进行医疗建设和发展,并为当地20名白内障患者施行免费复明手术;2010年,华厦眼科再派毛祖红等专家赴宁夏开展白内障公益手术,并赠送手术设备、培训当地的眼科医生;2015年,华厦眼科在彭阳县人民医院启动闽宁协作—厦门眼科中心宁夏·彭阳“光明行”活动,为当地100名白内障及胬肉患者实施手术;2019年,华厦医疗队再入宁夏为当地14位老年白内障患者,免费实施了“白内障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术”。
2024年,由集团党委书记李晓峰教授、眼科专家毛祖红教授、李海波教授等组成的医疗团队深入隆德,为当地30名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,并携手厦门大学医疗团队举办大型义诊,集团旗下西安华厦眼科医院、兰州华厦眼科医院共同到场支援,让当地民众切实享受到“触手可及”的专业眼科服务。

△2024闽宁协作-华厦光明行走进宁夏隆德
此次闽宁协作-华厦光明行走进隆德,不仅是华厦眼科第六次深入宁夏,更是华厦眼科与厦门大学深化合作服务社会的有力见证。自2006年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医院以来,厦门眼科中心与厦门大学携手共进、协同发展:在科研教学上开创了优化整合、双效发展的新模式;在人才培养上,教学相长、优势互补,为眼科事业培育一大批精英人才;在慈善公益上,初心相遇,“益”路同行,合力让闽宁协作定点帮扶产生更大的成效。

△厦门大学张宗益校长探望医疗队,与华厦眼科李晓峰书记深入交流
“隆德所需,厦大所能,华厦所长”。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表示,此次“华厦光明行”是闽宁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高校和医疗单位的社会责任担当。华厦眼科医疗团队高水平的医疗资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不仅为隆德百姓带来了光明,也树立了跨区域医疗合作的典范,彰显了闽宁协作的深远意义。

从鹭江之畔到六盘山下,从闽南红砖到西北黄土,光明的力量正以专业与温情,书写跨越山海的深情篇章,当厦门大学的学术基因与华厦眼科的专业力量深度融合,这份跨越2000公里的山海情谊,在宁夏隆德县续写出新的篇章,正是新时代闽宁协作最生动的注解。
“闽宁协作岁月如歌,山海有你重建光明!”未来,华厦眼科将继续秉持“无论富贵贫穷,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,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”的使命,以仁心为舟、以技术为桨,携手厦门大学等多方力量,在黄土高原书写“健康中国”的璀璨答卷,助力闽宁协作迈向更加美好、壮阔的未来。
来源: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微信公众号